1 . 單萜類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數為()(單選題)
2 . 揮發油中的萜類化合物主要是()(單選題)
3 . 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單選題)
4 . 可(或易)溶于水及乙醇,難(或不)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單選題)
5 . 通常以樹脂、苦味質、植物醇等為存在形式的萜類化合物為()(單選題)
6 . 即能溶解游離的萜類化合物,又能溶解萜苷類化合物的溶劑是()(單選題)
7 . 非含氧的開鏈萜烯分子符合下列哪項通式()(單選題)
8 . 二萜類化合物具有()(單選題)
9 . 屬于()(單選題)
10 . 能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合物是()(單選題)
11 . 組成揮發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屬于()(單選題)
12 . 揮發油如果具有顏色,往往是由于油中存在()(單選題)
13 . 組成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單選題)
14 . 組成揮發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具有()(單選題)
15 . 鑒別揮發油時,一般先測的物理常數為()(單選題)
16 . 區別油脂和揮發油,一般可采用()(單選題)
17 . 在含氧單萜中,沸點隨功能基極性不同而增大的順序應為()(單選題)
18 . 溶劑提取法提取揮發油,一般使用的溶劑為()(單選題)
19 . 如果揮發油中既含有萜烯類,又含有萜的含氧衍生物,在用薄層色譜展開時,常常采用()(單選題)
20 . 水蒸汽蒸餾法能用于下列除哪項化合物以外的的提取()(單選題)
21 . 利用亞硫酸氫鈉加成反應分離揮發油中羰基類化合物,要求的反應條件是()(單選題)
22 . 在硝酸銀薄層色譜中,影響化合物與銀離子形成л-絡合物穩定性的因素不包括()(單選題)
23 . 揮發油不具有的通性有()(單選題)
24 . 分離揮發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試劑為()(單選題)
25 . 采用薄層色譜檢識揮發油,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較好地展開,且被分離成分排列成一條直線,應選擇的展開方式為()(單選題)
26 . 揮發油薄層色譜后,一般情況下選擇的顯色劑是()(單選題)
27 . 具有揮發性的化合物()(單選題)
28 . 苷元具有半縮醛結構的是()(單選題)
29 . 卓酚酮不具有的性質是()(單選題)
30 . 奧類所不具有的性質是()(單選題)
31 . 具有抗瘧作用的倍半萜內酯是()(單選題)
32 . CO2超臨界萃取法提取揮發油的優點不包括()(單選題)
33 . 萜類化合物的分類依據不是()(多選題)
34 . 一般具有揮發性的成分是()(多選題)
35 . 萜苷類化合物提取、純化常采用的方法有()(多選題)
36 . 非苷萜類化合物的提取溶劑可選用()(多選題)
37 . 能利用加成反應進行分離、純化的有()(多選題)
38 . 在萜類化合物的分離中,可利用的特殊官能團有()(多選題)
39 . 堿溶酸沉法適用于分離()(多選題)
40 . 萜類化合物在硅膠色譜柱上,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梯度洗脫時,洗脫規律為()(多選題)
41 . 揮發油中脂肪族、芳香族和萜類的含氧衍生物包括()(多選題)
42 . 常用于分離、鑒定揮發油的色譜法為()(多選題)
43 . 薄荷油所含的成分有()(多選題)
44 . 揮發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多選題)
45 . 揮發油的存在形式有()(多選題)
46 . 揮發油易溶的溶劑有()(多選題)
47 . 能用于揮發油鑒別的物理常數有()(多選題)
48 . 揮發油氧化變質后,一般的現象有()(多選題)
49 . 揮發油中各組分與結構有關的因素包括()(多選題)
50 . 揮發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多選題)
51 . 揮發油組成成分有()(多選題)
52 . 揮發油具有的通性有()(多選題)
53 . 【名詞解釋】萜類化合物(問答題)
54 . 【名詞解釋】揮發油(問答題)
55 . 【名詞解釋】精油(問答題)
56 . 【名詞解釋】SF/SFE:(問答題)
57 . 【名詞解釋】腦(問答題)
58 . 萜類的分類依據是什么?(問答題)
59 . 揮發油的水蒸氣蒸餾液,若由于其中的揮發油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或揮發油含量低,不易分層時,一般采取什么措施進行處理?(問答題)
60 . 用單向二次展開的薄層色譜法檢識揮發油中各成分時,為什么第一次展開所用的展開劑極性最好大于第二次展開所用的展開劑極性?(問答題)
61 . 揮發油的哪些性質可用于揮發油的檢識?(問答題)
62 . 簡述揮發油各類成分的沸點隨結構變化的規律。(問答題)
63 . 為什么可用相對密度小于1.0的揮發油測定器測定相對密度大于1.0的揮發油含量?(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