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陰陽的最初涵義是指()(單選題)
2 .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體現了陰陽的什么特性()(單選題)
3 . 《內經》認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體現陰陽下列的哪一特性()(單選題)
4 . “陰陽互藏”關系體現了陰陽的哪一特性()(單選題)
5 . 中醫學將人體具有溫煦、推動、興奮作用的物質及其功能確定為陽,這一認識體現了陰陽的哪一特性()(單選題)
6 . 屬于陰中之陰的時間段是()(單選題)
7 . 屬于陽中之陰的時間段是()(單選題)
8 . 屬于陽中之陽的時間段是()(單選題)
9 . 屬于陰中之陽的時間段是()(單選題)
10 . “寒者熱之”的治病方法是陰陽哪一關系的具體應用()(單選題)
11 . “陽不勝其陰,陰不勝其陽”的病機體現了陰陽的什么關系()(單選題)
12 .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此語主要說明了陰陽的哪一關系()(單選題)
13 . 下列哪一項不能體現陰陽互根的關系()(單選題)
14 . 陽損及陰,陰損及陽,是陰陽哪一關系在病理方面的體現()(單選題)
15 . “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單選題)
16 .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體現了陰陽的哪一關系()(單選題)
17 . 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腎為()(單選題)
18 . 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肝為()(單選題)
19 . 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肺為()(單選題)
20 . 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心為()(單選題)
21 . 脾的陰陽屬性是()(單選題)
22 . 在醫學領域中,下列何項功能屬陽()(單選題)
23 . 在醫學領域中,下列何項功能屬陰()(單選題)
24 . 根據陰陽學說,下列屬陽的是()(單選題)
25 . 下列屬陽的事物是()(單選題)
26 . 下列屬陰的事物是()(單選題)
27 . 脈之屬陽者是()(單選題)
28 . 脈之屬陰者是()(單選題)
29 . 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單選題)
30 . 《內經》中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旨在強調()(單選題)
31 . 陽偏勝形成的證候是()(單選題)
32 . 陰偏勝形成的證候是()(單選題)
33 . “熱者寒之”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于()(單選題)
34 . 陰邪盛而導致的寒實證,其治療方法是()(單選題)
35 . “陽病治陰”的方法適用于()(單選題)
36 . “陰病治陽”的方法適用于()(單選題)
37 .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法最適用于()(單選題)
38 .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指()(單選題)
39 . 在補陽時適當配以補陰藥的方法,稱為()(單選題)
40 . 以補陰藥為主,適當配伍補陽藥的方法屬于()(單選題)
41 . 屬于陰的味是()(單選題)
42 . 屬于陽的味是()(單選題)
43 . 五行學說中“木”的特性是()(單選題)
44 .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五行之“金”()(單選題)
45 . 下列除哪項外,均屬五行之“土”()(單選題)
46 . 下列屬于母子關系的是()(單選題)
47 . 下列歸屬五行之“土”的是()(單選題)
48 . 下列歸屬于五行之“金”的是()(單選題)
49 . 下列歸屬于五行之“水”的是()(單選題)
50 . 在五行學說中,“長夏”的五行屬性是()(單選題)
51 . 五臟中的“脾”屬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種方法歸類的()(單選題)
52 . 五官中的“目”屬木,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種方法歸類的()(單選題)
53 . 下列五行生克關系中哪項表述是錯誤的()(單選題)
54 . 按五行生克的關系,肝為脾之()(單選題)
55 . 按五行生克規律,木的所不勝之子是()(單選題)
56 . 下列不屬五行相生關系傳變的是()(單選題)
57 . “肝火犯肺”屬于()(單選題)
58 . 脾病傳腎屬于()(單選題)
59 . 按五行生克規律,肺的“所不勝”之臟是()(單選題)
60 . 按五行生克規律,腎的“所不勝”之臟是()(單選題)
61 . 按五行生克規律,肝的“所勝”之臟是()(單選題)
62 . 在五行學說中,不屬肝病診斷依據的是()(單選題)
63 . 在五行學說中,不屬心病診斷依據的是()(單選題)
64 . 在五行學說中,不屬脾病診斷依據的是()(單選題)
65 . 在五行學說中,不屬腎病診斷依據的是()(單選題)
66 . 在五行學說中,不屬肺病診斷依據的是()(單選題)
67 . 屬于五行相生規律傳變的是()(單選題)
68 . 按五行生克乘侮的關系,腎病及脾者屬于()(單選題)
69 . 脾病及肝在五行學說中屬于()(單選題)
70 . 用五行生克乘侮說明肺病及肝的病理傳變,屬于()(單選題)
71 . 下列屬于相侮傳變規律的是()(單選題)
72 . 下列屬于“子病犯母”傳變規律的是()(單選題)
73 . 下列屬于“母病及子”傳變規律的是()(單選題)
74 . 據五行相克理論確立的治法是()(單選題)
75 . 據五行相生理論確定的治法是()(單選題)
76 . 瀉南補北法適用于()(單選題)
77 . 滋水涵木法適用于()(單選題)
78 . 佐金平木法的適用證是()(單選題)
79 . 扶土抑木法的適應證是()(單選題)
80 . 金水相生法的適應證是()(單選題)
81 . 陰陽的相對性表現在()(多選題)
82 . 屬性為陰的有()(多選題)
83 . 屬于陽的屬性有()(多選題)
84 . 從夏至冬的氣候變化是()(多選題)
85 . 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是()(多選題)
86 . 根據陰陽互根原理確定的治療是()(多選題)
87 . 根據陰陽制約原理確定的治法是()(多選題)
88 . 在藥物的五味中,屬陰的是()(多選題)
89 . 據五臟部位分陰陽,屬陰的臟是()(多選題)
90 . 八綱中以陰陽為總綱,其余六綱中屬陰的是()(多選題)
91 . 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是()(多選題)
92 . “土爰稼穡”是指土具有()(多選題)
93 . “補母瀉子”的治療原則適用于()(多選題)
94 . 具有“所勝、所不勝”關系的是()(多選題)
95 . 具有“生我”、“我生”關系的是()(多選題)
96 . 根據五行學說理論,下列哪些征象可作為肝病的診斷依據()(多選題)
97 . 根據五行學說理論,下列哪些征象可作為心病的診斷依據()(多選題)
98 . 根據五行學說理論,下列哪些征象可作為腎病的診斷依據()(多選題)
99 . 下列屬于“子盜母氣”傳變規律的是()(多選題)
100 . 根據五行生克乘侮規律,屬于“反向相克致病”的有()(多選題)
101 . 根據五行生克乘侮規律,屬于“相克太過致病”的有()(多選題)
102 . 根據五行生克乘侮規律,屬于病傳于“我生”之臟的有()(多選題)
103 . 【名詞解釋】陰陽(問答題)
104 . 【名詞解釋】陰陽交感(問答題)
105 . 【名詞解釋】陰陽互根(問答題)
106 . 【名詞解釋】陰陽互用(問答題)
107 . 【名詞解釋】陰陽自和(問答題)
108 . 【名詞解釋】陰陽互藏(問答題)
109 . 【名詞解釋】陽損及陰(問答題)
110 . 【名詞解釋】陰損及陽(問答題)
111 . 【名詞解釋】陽中求陰(問答題)
112 . 【名詞解釋】陰中求陽(問答題)
113 . 【名詞解釋】陽病治陰(問答題)
114 . 【名詞解釋】陰病治陽(問答題)
115 . 何謂陰陽?有何特性?(問答題)
116 . 什么是陰陽的相對性?這一特性表現在哪幾方面?(問答題)
117 . 如何理解陰陽的規定性?(問答題)
118 . 如何正確理解陰陽和矛盾的異同?(問答題)
119 . 陰陽的相互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問答題)
120 . 陰陽的互根互用包涵哪幾方面的關系?(問答題)
121 . 如何全面理解陰陽的消長平衡關系?(問答題)
122 . 何謂陰陽的相互轉化?舉例說明。(問答題)
123 . 陰陽學說在醫學中的應用主要有哪幾方面?(問答題)
124 . 為什么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問答題)
125 . 如何應用陰陽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問答題)
126 . 用陰陽學說解釋病理有哪些主要內容?(問答題)
127 . 如何全面理解陰陽偏盛所致的病理變化?(問答題)
128 . 何謂陰陽互損?其發生的前提是什么?結局如何?(問答題)
129 . 如何理解“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問答題)
130 . 如何對陰陽偏盛所致病證進行治療?(問答題)
131 . 如何對藥物的性味進行陰陽屬性劃分?(問答題)
132 . 試論古代哲學對中醫理論體系建構的作用。(問答題)
133 . 簡述陰陽學說對中醫理論形成的影響。(問答題)
134 . 試論陰陽的特性。(問答題)
135 . 舉例說明陰陽的相對性及其意義。(問答題)
136 . 舉例說明陰陽規定性及其意義。(問答題)
137 . 簡述陰陽消長平衡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問答題)
138 . 簡述陰陽互根互用關系及其意義。(問答題)
139 . 簡述陰陽學說在解釋人體病理變化方面的應用。(問答題)
140 . 簡述陰陽學說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問答題)
141 . 簡述陰陽學說在指導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問答題)
142 . 何謂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問答題)
143 . 事物五行屬性歸類的依據是什么?主要方法是什么?(問答題)
144 . 何謂五行相生?其順序是什么?關系是什么?舉例說明。(問答題)
145 . 何謂五行相克?其順序是什么?關系是什么?舉例說明。(問答題)
146 . 何謂五行相乘?產生相乘的條件是什么?(問答題)
147 . 何謂五行相侮?產生相侮的條件是什么?(問答題)
148 . 五行學說從哪些方面說明人體生理活動?(問答題)
149 . 何謂五行相生?如何運用五行相生理論說明五臟間的病理聯系?舉例說明。(問答題)
150 . 何謂五行相克?如何運用五行相克理論說明五臟間的病理聯系?舉例說明。(問答題)
151 . 中醫學從哪幾方面運用五行學說指導五臟疾病的診斷?(問答題)
152 . 用五行相生理論制訂的治療原則是什么?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證是什么?(問答題)
153 . 用五行相克理論制訂的治療原則是什么?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證是什么?(問答題)
154 . 如何應用五行學說指導臟腑用藥?(問答題)
155 . 簡述五行學說對中醫理論建構的影響。(問答題)
156 . 舉例說明事物的五行屬性歸類。(問答題)
157 . 簡述五行的生克及制化關系。(問答題)
158 . 試論五行學說在說明臟腑生理方面的應用。(問答題)
159 . 試論五行學說在說明五臟病傳方面的應用。(問答題)
160 . 試論五行學說在指導五臟系統疾病診斷方面的應用。(問答題)
161 . 試論五行相生理論在指導五臟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問答題)
162 . 試論五行相克理論在指導五臟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問答題)
163 . 試論五行學說在指導針刺選穴中的應用。(問答題)
164 . 試論五行學說在指導臟腑用藥中的應用。(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