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浸潤性肺結核的好發部位是(單選題)
2 . 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單選題)
3 . 發現早期肺結核的主要方法是(單選題)
4 . 關于結核菌,下列哪項是錯誤的(單選題)
5 . 為降低結核病的傳播,不提倡病人(單選題)
6 . 關于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下列哪項是錯誤的(單選題)
7 . DOTS是下列哪一項的英文縮寫(單選題)
8 . 關于卡介苗接種,下述哪項是錯誤的(單選題)
9 . 判斷肺結核患者有無傳染性的主要方法是(單選題)
10 . 肺結核患者低熱持續不退,多提示(單選題)
11 . 下列類型中,哪一項為最常見的繼發型肺結核(單選題)
12 . 關于原發性肺結核,下列哪項正確(單選題)
13 . 下列哪項中的病人,不需要進行抗結核化療(單選題)
14 . 繼發性肺結核自然演變過程中,下列哪種情況最常見(單選題)
15 . 我國的肺結核疫情,下列哪項是錯誤的(單選題)
16 . 肺結核大咯血最危險的并發癥是(單選題)
17 . 診斷肺結核最可靠的依據是(單選題)
18 . 肺結核大咯血搶救時需特別注意的是(單選題)
19 . 胸片可見環形透亮區、肺門上提、肺紋呈垂柳狀改變的多為(單選題)
20 . 急性粟粒型肺結核治療方案中可選(單選題)
21 . 肺結核患者大咯血時應采取哪種體位(單選題)
22 . 肺結核患者咳痰帶血少量,最恰當的處理是(單選題)
23 . 關于肺結核治療效果的評價,以下哪條不正確(單選題)
24 . 關于抗結核藥物副作用下列哪條是錯誤的(單選題)
25 . 左上繼發型肺結核患者,痰結核菌陽性,初治可選(單選題)
26 . 肺結核痰菌陽性患者的短期化療方案最好的是(單選題)
27 . 男30歲,咳嗽3個月,偶有咳痰帶血,乏力,體重下降,無發熱,查體雙側頸淋巴結蠶豆大,稍硬,無觸痛,右上肺少許濕啰音,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28 . 女26歲,右上肺結核治愈后1年半,出現右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治療應選(單選題)
29 . 女性,發熱一周,體溫38.5~39.5℃,周身不適,近兩天輕微咳嗽,無痰,胸部查體無異常體征:肝大右肋下2cm,脾大左肋下1cm,WBC7.0×109/L,中性60%,淋巴40%,ESR70mm/h,痰結核菌涂片(-),血細菌培養(-),肥達反應(-),胸片兩肺可見細小等大均勻分布的粟粒樣陰影,診斷最可能是(單選題)
30 . 男性,28歲,吸煙患者。因低熱、咳嗽2個月,痰中帶血1周來院門診。查體:T37.5℃,雙側頸部可觸及多個淋巴結,可活動,右上肺可聞及少許濕啰音,胸片示右上肺云霧狀陰影。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31 . 男性,30歲,3月前患胸膜炎。經抽液,異煙肼加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療2個月胸腔積液吸收。2周來發熱、咳嗽、痰血。X線檢查示右上肺浸潤性陰影,痰抗酸桿菌陽性。宜用哪種抗結核方案(單選題)
32 . 女性40歲,確診為繼發型肺結核,最重要的治療是(單選題)
33 . 肺干酪樣壞死破潰入胸腔可引起(單選題)
34 . 結核菌進入血循環可引起(單選題)
35 . 肺結核纖維組織增生可引起(單選題)
36 . 廣泛應用抗結核藥物以來明顯減少的并發癥(單選題)
37 . 晚期肺結核可發生(單選題)
38 . 卡那霉素(單選題)
39 . 吡嗪酰胺(單選題)
40 . 乙胺丁醇(單選題)
41 . 利福平(單選題)
42 .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43 . 為明確診斷應首選的檢查是(單選題)
44 . 為明確診斷,下列哪項檢查最重要(單選題)
45 . 需了解下列哪項病史、有助于制定正確治療方案(單選題)
46 . 如前述各項有關檢查,均無異常,采取哪項治療為宜(單選題)
47 . 男,28歲,吸煙患者,因低熱、咳嗽2個月,痰中帶血1周來院門診。查體:T37.5℃,雙側頸后可觸及多個可活動之淋巴結,右上肺可聞及支氣管肺泡音,胸片示右上肺云霧狀陰影。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48 . 抑制結核菌DNA與細胞壁合成的抗結核藥物是(單選題)
49 . 確定肺結核是否為傳染源的最主要依據是(單選題)
50 . 有關肺結核發生發展的描述,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51 . 女,21歲。因發熱、干咳、乏力20天,咯血2天入院。查體:T38.5℃,消瘦,右上肺觸覺語顫增強,叩診濁音,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PPD(1單位)硬結20mm,表面有水泡。X線胸片于右上2~4前肋處見密度高,濃淡不均陰影。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52 . 下列胸腔積液檢查項目中,對診斷結核性胸膜炎最有幫助的是(單選題)
53 . 男,56歲。間斷咳嗽、咳痰3年余。偶有痰中帶血,經反復抗感染治療效果欠佳,近3年來體重下降約10kg。查體:消瘦體型,雙上肺可聞及少量濕啰音。胸部X線片示雙上肺條索狀陰影,可見不規則透亮區,未見液平,雙肺門上提,下肺紋理呈垂柳樣改變。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54 . (2013)女,32歲,工人。勞累后出現低熱、干咳1個月,當地診所為其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1周后熱退,未繼續治療。此后常有間斷干咳,痰中帶血及關節痛。查體:T37.3℃,消瘦,雙肺未聞及干濕啰音。胸部X線片示兩上肺斑片狀影。最可能的診斷是(單選題)
55 . (2000、2001)不符合肺結核活動期特點的是(單選題)
56 . (2005)女性,16歲。低熱、咳嗽1個月。查體:消瘦,右頸部可觸及數個綠豆大小淋巴結,稍硬、活動、無壓痛,右肺呼吸音稍減弱。胸片見右上鈣化灶,右肺門淋巴結腫大。診斷首先考慮的是(單選題)
57 . (2012)不屬于肺結核一線治療藥物的是(單選題)
58 . (2002)抑制結核菌DNA與細胞壁合成的抗結核藥物是(單選題)
59 . (2001)屬抑菌作用的抗結核藥物是(單選題)
60 . (2013)女,28歲。發熱、咳嗽2個月。胸部X線片示左上肺不規則斑片狀陰影。給予抗結核治療1月余。查體:T36.5℃。鞏膜稍黃染,右肺未聞及千濕啰音。WBC4.3×109/L,N0.55。肝功能檢查示ALT、AST正常,總膽紅素40.6μmol/L,直接膽紅素17.8μmol/L。該患者目前應首先停用的藥物是(單選題)